再议思维的“专精特新”
2023-10-15 09:32:53


去年写了一篇文章《思维也需要“专精特新”》,受到关注,这次有机会再议一下。首先是专业思维(Professional thinking )。专业能力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专业思维与业余思维的差别在哪里? 业余人士和专业人士的最大区别是:业余人士认为世界按照他们的想象运转,而专业人士则是找到现实,适应现实。 业余人士目标导向。专业人士流程导向。业余人士认为他们擅长一切,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专业人士了解他们的能力范围,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业余人士把反馈和指导当作别人批评他们,对人不对事儿。专业人士知道他们有弱点,寻求有价值的批评意见,对事儿不对人。业余人士看重不连贯、偶然性孤立的表现。专业人士看重一致性持续性、连续性的表现。业余人士一旦受挫就假定自己很失败,进而放弃。专业人士将失败视为其获得成长和控制感的过程。业余人士练习是为了乐趣。专业人士意识到,练习就是实战。

 

业余人士把事情做正确。专业人士做正确的事情。业余人士流于表面的思考。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业余人士关注短期。专业人士放眼长期。业余人士专注于确定他们的弱点并改进它们。专业人士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寻找弥补自己弱势的合作伙伴。业余人士专注于正确与否。专业人士专注于获得最佳结果。业余人士认为好的结果来源于他们聪明。专业人士了解什么时候结果来源于运气。业余人士责怪他人。专业人士承担责任。 业余人士三天打鱼二天晒网。专业人士每天都会出现。业余人士走的快。专业人士走的远。业余人士绝对性思考。专业人士考虑概率。业余人士认为,世界应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工作。专业人士意识到,他们必须找到现实,并且与现实世界一起工作。业余人士害怕自己变得脆弱和害怕对自己诚实。专业人士觉得他们几乎能处理任何东西。Next Big Thing 就隐藏在你日积月累的“专业思维”中。

 

学者张晖认为“何为专业思维能力,它是指在遇到问题(现象)特别是专业上的问题时,善于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个性心理特征与能力。”学者陈辉则强调专业思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专业思维指的是围绕专业工作对象所形成的使命思维与工作理念;另一方面专业思维指的是有效从事专业活动所应有的思考问题的具体思维与逻辑”。在竞争进化到越来越高层面的时候,“工匠精神”、“专业精神”是创业公司在一片红海的厮杀中,穿越“魔鬼通道”、率先突出重围的必备素质。领导人指出:“领导工作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要牢牢把握提高专业化能力的三个维度。专业思维是领导干部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行家里手的重要前提,专业思维是在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特定视角下的逻辑思维方式。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

 

再者精进思维(Intensive thinking)。改变人生的高效思考法。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努力。这是目标管理下有条不紊精进,最好的成长方式,是拥有精进思维。培养精进思维,就要求拥有高度的自律能力,从理性出发,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都要学习、接纳、提高。严格要求自己,理智地提升身体素质健康、认知水平、情感需求、社交能力,不断精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在不断复盘中为生活寻找持续精进的动力。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就是精进思维的典型受益者。尽管乔丹被公认为“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可事实上他绝非是天赋异禀的运动员。早在高中时期,他甚至因球技不佳而被校队淘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面对梦想,他努力坚持;面对失败,他积极反省;面对成绩,他不断超越......所以,乔丹能有后来的辉煌成绩,绝非源于天赋。而是因为他懂得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远处审视自己,并且以坚定不移的姿态不断超越自己。

 

照孔子的说法来推测,他所设定的人生的意义藏在三种状态中: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有新的领悟,并且乐从中来;你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会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看你,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成为君子,成为跟世界和解的君子,不管人家多么不理解你,你都能够保持平常心。人生需要不断精进,每十年需要有一个大的势能的提升、境界的提升。持续修炼不断升级可能是人生的意义,最后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心灵和行为获得完全的自由境界。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人也变得浮躁,这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进思维越发可贵。真正的聪明人,大多都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不断精进,直到厚积薄发。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是认知思维的不断突破。需要运用策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获得精进效益的核心有四个方面:时间上:学会掌控时间,建立时间平衡观;选择上:两难困境做出选择;行动上:战胜拖延症,即刻行动;特质上:资源人脉不足时,找到自身独特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硬本领,分清紧急和重要,有条不紊坚持。时间四象限法则其实就指的是重要紧急性原则,早起腾出更多时间实行重要不紧急的硬本领。

 

有一个懒马效应的故事,两匹马各拉着一车货,前面的马走得很快,而后面的马却一直慢吞吞地行进。于是主人就把后面的马所拉的货物一起搬到前面这匹马来。这时,后面的马笑了:让你跑那么快,最终还不是折磨自己。谁料主人在后面想了一下:能用一匹马拉货的话,还需要样两匹干嘛呢?于是就把后面的给宰掉吃了。成功启示:付出与收获总会成正比,只有你敢于付出,老板才会更加器重你。如果你让老板觉得可有可无的话,那你离失业的边缘不远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世界,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5G等科技得到了高度发展,今天已经迈入了一个全球化、透明化、互联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chatGPT时代新时代。新时代可量化、可衡量、可程序化的工作都会被机器智能取代,你干不过chatGPT,只能被chatGPT替代。

 

一个人如果想要让内心强大,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精进思维。自我精进思维是内心强大的重要心法。对于每个人来说自我精进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最好的方式,也是我们告别情绪化用事的最好方法。当我们能够从成长的角度去思考自己需要成长的地方,我们才能真正放下所谓的面子以及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能够从成长的角度看到自己还有很多完善的空间。内心强大最忌讳的是情绪化用事,更忌讳的是自我否定,不再成长。人生中有不可或缺的5种精进思维,身体(physical) 精进,认知(cognitive) 精进(有技能层面,知识层面,思维模式),情感(emotional) 精进,社交(social) 精进,灵魂(spiritual) 精进。活着有意义是我们的底线思维。持续修炼不断升级可能是人生的意义,最后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心灵和行为获得完全的自由境界。让我们聚焦当下、活在当下。

 

赛道思维(Track thinking)。人生逆袭的必备思维即赛道思维。当我们安慰一个陷入绝境的人时,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意是要告诉对方世上有很多的路可以走,不必于一条道走到黑。包含着最朴素的“赛道思维”思想。为解决电动汽车因“电池容量小、充电速度慢”而带来里程焦虑问题,美国的特斯拉选择了“提高电池容量与充电速度、增加充电桩数量”来解决问题,而中国的蔚来汽车选择的是“在特斯拉的方案上增加换电服务”来解决问题。我们把“从赛道选择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方向进行定位以便获得错位竞争优势”的思维模式叫做赛道思维,它是一种顶层的竞争思维,可以帮助企业正确地审视、选择、巩固、跨越“业务赛道”,在主营业务、行业定位、运营模式、产品设计等方面做出差异化的最佳选择。数字时代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

 

新的商业赛道的特点。没有固定的跑道:商业竞赛没有固定的跑道,抄近道、半路参赛都可以,胜负只看谁先跑到终点。没有固定的规则:商业竞赛没有规则,只要不犯法,抢跑、使阴招、设路障等都可以,怎么高效怎么来。没有固定的选手:商业竞赛不限定选手,谁都可以参赛,而且赛道之间没有隔离带,谁都可以跑到别人的赛道里面去,即“跨界打劫”。数码相机打败了胶卷相机,智能手机打败了数码相机,SD卡打败了传统的相册,电脑硬盘打败了SD卡,手机内存打败了电脑硬盘,云存储又打败了手机内存……这些“跨界打劫”的事实真实反映了商业领域“无规则竞争”的特点。你有机会可以来制定规则。

 

赛道思维的应用:美国“钢铁侠”马斯克先后开创了网络支付、电动汽车、回收火箭、星链计划、太阳城等项目,都是在不同的赛道上从最底层开始、以更高的技术水平重新定义了赛道,实现了与传统行业的错位竞争,从而获得相对的赛道优势。因此“赛道思维”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企业做到“错位竞争”,强化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避免因同质化经营导致的“囚笼困境”。对一个企业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在竞争对手定义的赛道里面与对手竞技”,造成“囚笼格斗”的死局。而要做到错位竞争,必须通过“创造、扩充、颠覆、重构”等方式来重新定义赛道。雷军说:“聪明的人、勤奋的人,这个世界上多了去了,这是成功的前置条件;有这些不保证你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顺势而为,有时不是聪明,也不是勤奋。顺势而为,事半功倍。趋势即赛道,场景即赛道,模式即赛道。所以企业不能固守自己的商业模式,必须时刻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

 

凡是思维领先的人,往往也都有着令人惊羡的创新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人们自觉地、能动地综合运用性和开拓性成果的一种思维。创造力的产生要靠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集中在一起就形成创造性思维,即人的智力。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创新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区别仅在于通过训练所取得实效程度的不同。而创新思维的形成一般有这么几个要诀:吸纳各种创意;尝试变化;积极进取;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善于学习;善于把握良机;激发你的灵感。

 

彼得德鲁克先生说,他每三年都要学一个新的东西,每三个月要在一个领域的知识上下功夫。查理芒格说脑子里面一定要装一百多个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来自生物学、量子力学,或来自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地。他说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大大地扩展我们的思维。未来再也没有所谓的经验,没有所谓的权威,没有所谓的标准,所有人都是新手,同时所有人也都是老手,大家永远都是公平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终身学习,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孙子兵法》里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很善于跟着外界的变化一起进化,这种人可以称作为神人。

 

我们先看一个公式:思考×事实×资源=成效。经过我们大量研究发现: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取得成效的主要因素,其实就是由三个核心要素组成:思考、事实、资源。在这个全球化、透明化的时代,事实信息对大家来说基本是平等的,全球的资源也是透明的,获得资源的基本条件也是平等的,特别是知识、技能、工具、方法等无形的资源,只要你有能力,就能拥有更多资源。今天,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思考力。思考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认识和顺应世界的程度以及整合资源的水平。作为领导,必须把思考力作为最核心的能力来提升。

未来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包括各种平台/产品/服务,硬件/软件,有形的/无形的,都在从固定不变的,变成可以组装的,可以共享的,可以迭代的。未来所有的东西永远都处于形成之中,之前我们看到的是产品,未来我们看到的是过程。我们再也无法预料我们最后实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只能不断更新它,不断使其更加与时俱进,不断迎合时代变化,目标和和终点将越来越模糊,过程反而更加重要了,我们要的就是那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未来再也没有所谓的经验,没有所谓的权威,没有所谓的标准,所有人都是新手,同时所有人也都是老手,大家永远都是公平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终身学习,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当你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时,你也变成了一个流动的人,永远保持饥渴和虚无的状态,你就能和世界融为一体。


阅读前一篇

服务型制造作为新型业态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