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硬科技
2024-12-31 23:34:45

微信图片_20241231233734.jpg

最近有机会参加了首届硬科技科创家大会,听了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发表的《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主题演讲,揭示了硬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关键任务。我曾写过硬科技的文章,这次有机会再一次梳理硬科技。硬科技,是指那些需要长时间研发、高投入、技术壁垒高、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科技。它包括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空间科技等领域。与之相反的是软科技,主要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求变,也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选择。

 3.jpg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由以下变革催生。技术革命性突破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替代体力劳动,还将实现对脑力劳动的替代和对人的智力的拓展。比如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等,催生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实现制造过程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控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具有高流动性、低复制成本和报酬递增特征。数据参与到生产要素配置中,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比如,通过大规模采集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使得产品供给方更为清晰地认知需求方向、对象、内容及数量,并在不增加传统要素投入情况下实现更高效的产出。可以说数据要素加入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了更多更好的生产力产出。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2058_4.jpg

硬科技,英文全称为Key & Core TechnologyHard & Core Technology,是指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上,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的应用场景,能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最先进水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米磊提出硬科技概念,希望营造一种新的理念,改变中国以往模式创新而技术创新现状,引导人们关注那些真正能够推动经济发展,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和持续积累的关键核心原创技术,从而凝集全社会力量去掌握经济底层的原动力,支撑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实现由跟跑向领跑迈进。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2103_9.jpg

硬科技特性表现为:引领性。它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具有带动力和衍生力的核心和共性使能技术,能够支撑现有科技重大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人类生活发生根本性变革。创新性。它属于长期研发、持续积累的高精尖原创技术,也指细微领域形成的突破性、颠覆性技术,是现有技术无可比拟或替代的。基石性。它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和瓶颈技术,可以在多个产业广泛应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关键性。它是当前科技创新中能解决大部分经济社会问题、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少数技术,遵循二八法则,是关键的、核心的、重要的技术。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2103_10_副本.jpg

硬科技概念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时间的维度。科幻是50~100年之后有可能实现的幻想;黑科技是未来20~30年,甚至需要更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才可能实现的技术;硬科技是5-10年内能实现的尖端科技;高科技是已经实现的科技,它们已经普及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硬科技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技术高度极大领先于现有技术标准。技术具有独有性,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只有通过不断技术投入与资本投入才可以实现。第二,从空间的维度。一项新的硬科技,起初全球只被极少数人或机构掌握,但随着空间的扩散,这项技术可能慢慢从发源地扩散到全球。第三,从行业的维度。当代硬科技八大领域,涵盖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而每个行业相对于其它行业、单个行业之中都有其对应的硬科技。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1922_1.jpg

硬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引擎。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关系密切。二者都是基于科技创新,能够大幅度突破性地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有颠覆性提升。同时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拉动一个产业链。硬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新一轮国家竞争的主战场。硬科技作为科技领域的顶尖力量,代表着科技的最高成就,它通过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展现出高技术门槛和应用价值。在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中,硬科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更新和提升。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硬科技得以更广泛的应用,进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硬科技成为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革命的加速,硬科技正成为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为了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构建,需要集中力量在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上下功夫。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2355_13.jpg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显著特点包括强大的战略导向力、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明显的竞争优势。硬科技概念中明确了这样一点——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也就是说,硬科技不能单指先进,还应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可以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换句话说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和硬科技效能的具体表现形式。硬科技更侧重于具体的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突破,如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质生产力更侧重于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和质的提升,强调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生产力的新结构、新类型、高质量和高效率。具体表现为硬科技通常以具体的技术成果、产品、服务等形式表现出来。新质生产力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生产力的发展状态或趋势,通过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指标来衡量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2101_7.jpg

一般而言,硬科技作为构建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的体现,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生产要素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变;创造社会全新价值。具体表现为硬科技作为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能够引领科技创新的方向,推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硬科技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硬科技通过技术突破和创新,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硬科技在生产要素创新、产业结构转变、场景模式创造方面具有重要决定性和支撑性。它通过技术突破和创新,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升级。同时硬科技还能够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硬科技不仅提高了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还创造了社会全新价值。它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更是依托核心专利积累,转化形成的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2354_12.jpg

米磊认为金融是血液,我们自己打比方,硬科技是骨头,实体经济是肌肉,虚拟经济是脂肪。如果你的脂肪太多、肌肉不够、骨头不硬,就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所以金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要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例如国家出台科创板,就是引领金融去更多扶持硬科技和实体经济。如果把中国的经济比作一棵大树,硬科技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根,制造业就是大树的树干,服务业、金融业和互联网等第三产业是这棵大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国经济要想变得更强韧,就要巩固树根,如果树根更硬、扎得更深,树干就会变得更粗,树叶才会茂盛,各个产业、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过去中国大的产业和龙头企业,其实对硬科技的关键材料、关键芯片、关键器件的关注度是不够的。所以当华为遇到美国打压之后,产业链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这几年华为也开始通过亲自做投资的方式扶持上游的产业链、供应链。他认为中国的产业生态一定要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多样化,才能支持经济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搜狗截图24年12月31日2352_11.jpg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李稻葵院长认为硬科技是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硬科技指的是基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而产生的技术产品、设备和系统,硬科技可以显著提升社会物质产品生产效率,创造社会全新价值。硬科技是基于长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研究产生出来的,是有长期的科研基础。硬科技具有突破性的应用成效。同时,硬科技能迅速产业化,而且能获得投资的价值。硬科技是指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上,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的应用场景,能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最先进水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

 31.jpg

当前我国正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硬科技制造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及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正引领新一轮产业升级。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提出产业链附加值更多体现在研发和营销两端,而需要大量要素投入的制造环节则处在价值洼地,该理论有效地解释了我国中低端制造业的附加值情况。当前我国中低端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与此同时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制造业的赋能作用正不断增强,这也重构了全球价值链中制造环节的创新功能、增值能力和要素投入,制造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随着抬升,这也就形成了彩虹曲线(附加价值在整个价值链中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

 32.jpg

硬科技制造产业具有成长和周期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硬科技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壁垒,需要前期的长期持续投入才能形成高精尖的产品,因此具备成长行业高研发、高增长的属性。另一方面硬科技制造的本质是制造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具备周期属性。从成长属性看,当前我国已具备发展硬科技制造的条件,硬科技赋能制造有望为我国制造业带来第二成长曲线。与此同时,我国在硬科技制造部分领域国产化率仍然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华为作为我国科技产业的代表性公司,其对于我国突破美国科技围堵、实现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着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硬科技关键领域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35.png

2024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认为正在孕育到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光电芯片、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脑科学等为代表的硬科技技术最有可能率先推动人类社会变革,驱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在摩尔定律遭遇瓶颈的背景下,谁先引入新的发展动能,谁就拥有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以光子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领域将引发信息领域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其中如光芯片,作为光电子领域核心元器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消费等众多领域,区别于集成电路IC芯片,光芯片性能的提升不完全依靠尺寸的减少,更注重外延结构设计与成长。

 搜狗截图25年01月01日0005_14.jpg

未来产业明显的先行者优势和高门的后入者障碍,将进步构建竞争优势,并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增长提供坚实支撑,有望再一次实现生产力的质变式飞跃。从区域发展来看,区戏创新呈现更加网络化、开放性和协同性的多元融合特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国家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国际科技竞合、部署科技创新要素和打造创新经济增长极的全国性、系统性布局,本上是将新质生产力布局同区域创新布局统筹起来,实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关键人才等要素汇聚,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也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互补发展、梯次联动的创新格局,更好发挥区域创新集聚和外溢效应。

微信图片_20250101000053.jpg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硬科技”企业需要奉行专业主义精神。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自己的核心技术领域精耕细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技术路线,提升技术壁垒。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源头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硬科技”企业需时刻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关注前沿科技、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顺时顺势把握发展机遇。“硬科技”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增长路径。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业务增长点,是夯实公司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硬科技”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硬科技”企业需要借力耐心资本。大部分“硬科技”企业具有高资本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这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而资本市场为“硬科技”提供了获取资金的平台,让更多投资人接触到“硬科技”公司,为“硬科技”的长跑赋能。

 搜狗截图25年01月01日0006_15.jpg

硬科技作为以物理、数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通过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创新而产生的科技成果。硬科技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科技革新。硬科技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在工业生产中,硬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在医疗领域,硬科技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治疗疾病,甚至延长人类寿命。在通信领域,硬科技的应用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让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和方便。硬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硬科技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硬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同时,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进行硬科技的研发,希望通过硬科技,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应该珍惜硬科技的成果,同时也应该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注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只有这样硬科技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社会。

 

阅读前一篇

新质生产力下的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