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召开了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向世界释放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积极信号,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持续营造“敢干、敢闯、敢投”浓厚氛围。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新形势新要求,通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吸引和集聚海内外一流企业,向世界释放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要深化认识、准确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把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把坚持公平普惠原则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实施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把整体政府的理念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则,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以企业感受为导向。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投资发展计划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政策精准匹配。
这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即《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五大行动、150项任务举措,以推动上海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总体上,在过去6年,上海从“1.0”到“6.0”,累计实施了951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这次更突出用户意识,更强调触达企业。就意味着更深层次、更触及本质的考验——要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更加注重“最后一公里”建设营商环境改革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和落地,形成“体验、评价、反馈、整改、核验”的闭环,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总而言之,用积极主动、刀刃向内、触及本质的改革稳固营商环境的优化成果,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创新、搞发展,更好面向全球市场参与合作竞争,这就是7.0版行动方案的宗旨与意义。
领导人指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国将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中国将尊重国际营商惯例,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中国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各国都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营商环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总是粉饰自己、指责他人,不能像手电筒那样只照他人、不照自己。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上升了4位,达到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改善营商环境幅度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之列。这既说明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也反映出中国营商环境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全球营商环境评估项目组织,并于2003年发布第一份营商环境报告。到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涵盖了世界191个经济体。
2022年2月4日世界银行发布新项目宜商环境评估体系说明。至此运行了17年的营商环境,Doing Business(DB)项目已经结束,宜商环境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BEE)新项目宣告开始。这标志着世界银行对全球商业环境的评估进行的新阶段。首先,BEE追求数据收集和报告过程的高标准。内容包括:健全的数据收集流程。强有力的数据保障。明确的批准协议。精细数据的透明度和公开可用性。结果的可复制性。尽最大努力遵循上述标准,才能保障BEE的精细数据和总结报告这两大产品的高质量。
其次,BEE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价值观自信。BEE的精细数据和总结报告要实现的目的:一是致力于推动经济改革,改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为政府、社会、企业和其他机构的知识共享和政策对话铺架桥梁。二是提供社会和经济研究的详细信息以及具体政策建议所需要的精细数据。三是把BEE的数据和报告打造成一种全球公益产品,对各经济体、机构、企业和个人有用,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通过宜商环境的优化,促进私营部门的发展,为实现世界银行消除贫困,促进共同繁荣的2030目标作出贡献。采用更科学的新方法,核心是平衡。
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一定是便利性,公平性,透明度,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作用是利于助推经济发展,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对内,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资源流通,畅通国内循环。对外,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有利于中国企业融入世界,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入驻,畅通国际大循环。创造竞争的新优势。营商经济优化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鼓励创新创造。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助力,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律法规是有效实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坚强后盾,我国坚持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在国家法制建设方面,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标志着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迈入法治轨道,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现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需要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标准化简化、统一、协调和最优原理,能够有效指导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二者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条例》中多次提到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平台、统一的制度、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市场,以此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统一市场准入门槛,消除对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的隐形壁垒,保护其加入市场的权利;统一行政审批要求和程序,最大程度减少自由裁量权,减少制度“弹性”;统一的业务运行平台,避免系统重复建设、数据重复填报等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统一市场监管规则和执法准则,做到既不“重点保护”,也不“刻意打压”。随着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的进一步确认,新建立的制度、体系、平台、市场的落地生根,这些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逐步成熟,公平、透明、平等的营商环境将加速形成。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标准化能够解决政务服务事项分类不规范、事项要素不统一、事项内容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细化标准准确界定服务事项的内涵外延。借助标准化方法,细化每个服务事项的构成要素与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厘清服务事项运行流程,做好标准化协同。对于复杂、跨部门的服务事项,应梳理流程环节,明确职责分工与协作要求。以标准为抓手,整合资源,实现政府服务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通过打造清晰明确的事项内容,顺畅有序的运转流程,打通各流程环节之间的障碍,实现各节点之间的无缝衔接,确保稳定的结果质量,实现政务审批顺畅、透明、可预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等标准化建设。第十八条推动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探索开展行政管理标准建设和应用试点,重点推进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政务公开、财政支出、智慧监管、法庭科学、审判执行、法律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标准制定与推广,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完善市场要素交易标准,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信息采集与使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等领域标准的制定实施。围绕乡村治理、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开展社会治理标准化行动,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创新。
2021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国家标准体系。在建立行政管理与服务标准方面,《规划》提出,完善行政许可、政务大厅、数字政府、政务公开、政务便民热线、公共资源交易、机关事务管理等领域标准,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政务服务线上与线下融合、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利用、基层政务公开、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等标准研制,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市场主体保护与市场环境优化标准,建立执法监管标准。在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方面,提出借鉴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构建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完善评价指标,优化评价流程,推动营商环境公开、透明、规范评价。
标准化对营商环境优化具有重大意义。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提供无差别的市场环境,打造高效协同的政务环境,实现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佳效果。营商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需要建立先进适用的营商环境标准体系。一.营商环境通用基础标准体系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是构建实施营商环境标准体系时应遵守的基础标准合集。有术语标准,数据标准,信息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环境标准,安全标准,基本运行标准,评价标准等。
二.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体系政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主体,为市场主体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依据构建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体系。初创期应重点围绕市场主体开办提供服务,制定创业指导、风险评估、创业融资以及企业注册登记、财产登记、水电接入、经营资质审批、用地许可审批等服务标准。成长期应重点以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目标提供服务,制定投资项目审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审查、人事社保、法律服务、检验检测以及信息服务等服务标准。成熟期应重点以保护企业平稳运行为核心提供服务,制定品牌提升、奖励申报、科技创新与推广、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公共资源交易、涉外服务以及税务服务等服务标准。衰退期应重点针对畅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提供服务,制定财税清算、企业注销登记以及善后处理等服务标准。
三.市场监管标准体系公平竞争是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应该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理念构建市场监管标准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垄断标准,围绕特定领域制定反垄断指南;二是反不正当竞争标准,重点制定反贿赂、反虚假宣传以及监督检查等相关标准,三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制定社会信用的采集、评价、管理和应用等相关标准;四是政务公开标准,围绕政务公开的要求、范围、程序、目录等要素制定标准;五是交易行为管理标准,制定线上线下交易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流程等相关标准;六是市场纠纷管理标准,围绕市场纠纷的介入、调解和裁决全流程制定标准;七是合同监督标准,在重点领域制定标准化的合同范本、合同条款并制定合同行为规范;八是行政处罚标准,规范行政处罚目录清单、设定依据、处罚方式等内容;九是行政执法标准,制定行政执法职权公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等相关标准;十是市场运行监测标准,构建市场运行重点监测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分析方法及处置措施。
今年1月30日中国贸促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从分项指标看,《报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企业设立和退出、基础设施、生活服务、政策政务、社会信用、公平竞争、社会法治、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金融服务、财税服务和海关服务等12个一级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海关服务、财税服务、社会信用三个指标评价较高,人力资源、海关服务、基础设施、企业设立和退出环境四个指标同比提升,企业获得感增强。中国贸促会自2016年起连续8年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调查,发布年度报告。这次回收6700多份有效问卷,样本覆盖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群体,经研究分析,编写形成《2023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
自2019年以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连年发布《欧盟营商环境报告》,并发展成为中国贸促会建设应用型智库的旗舰产品。去年服贸会推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营商环境监测与企业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牵头组织起草了《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通则》团体标准。自2020年9月正式立项以来,该团体标准由标准起草组调研相关组织机构、对话业内专家,在了解中小企业营商环境需求与诉求、营商环境满意度情况后,通过标准草案、标准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逐步完善优化形成。于2021年7月底正式发布。
标准化是建设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支撑。标准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在我们国家促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当中,起着基础性、引领性的重要的作用。所以标准在人类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制度。埃隆·马斯克曾经说:他能把9家超一流的高科技的公司,什么星链、盾构、特斯拉管得那么好,他说怎么管呢?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流程化,把流程的问题标准化,把标准的问题制度化,俗称四化。他就把这些企业管得非常好。而标准在特斯拉的运用当中,他把70个零部件压缩成1个,大大降低了成本。标准化在全球的经济发展当中,对国家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德国27%、法国23%、中国是7.8%。因此在营商环境的构建当中,包括法律的制定,都要有标准化的思维、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评估、标准化的执行。离开了标准化,就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同志说营商环境国际化是最高标准。中国营商环境国际化就是与国际接轨需要进一步转化为制度规则型的开放,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