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不少企业想申报标准创新型企业,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出的《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于2023 年7月1日起实施。《办法》将标准创新型企业分为初、中、高级三个递进式层级,按照不同梯度分别采取“自我声明+公示”和“自愿申请+认定”的管理方式,重点衡量企业在建设、应用、融合、效益层面的标准创新能力,更多体现“质”的要求而非“量”的要求,突出了企业创新技术转化为标准、执行先进标准、实现国际标准突破乃至引领产业国际化等特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标准已成为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标准与创新部分表述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将标准作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产出,强化标准核心技术指标研究,重点支持基础通用、产业共性、新兴产业和融合技术等领域标准研制。及时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提升标准水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推进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评价服务等标准化工作。将标准研制融入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标准研制周期,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为了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企业在标准、技术、服务及管理互动发展方面的创新活力,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型、创新型行业标杆企业,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如标准创新型企业是指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以科技创新和标准化互动融合为核心竞争力,具有以先进标准的研制和实施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支撑自身高质量发展乃至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典型特征的企业。让以标准引领的企业脱颖而出。
国际标准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覆盖着占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经济体,影响着全球80%以上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标准推动和引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零部件互换标准促进了产品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电的发明与使用,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工标准助推电力驱动的流水线自动化生产和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随着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通信接口兼容标准为信息融合、数据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标准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不仅是成熟技术与经验的总结,更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引领。
国际标准在全球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标准是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催化剂,标准始终与全球科技创新紧密互动、互为支撑,标准的制定过程就是汇聚全球专家智慧、凝练科技成果的过程。2022年初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标准化战略,其中提出,要加强标准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清洁能源、关键原材料、工业数据等战略新兴领域的引领作用。一个国家的国际标准化水平体现着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标准化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助推器”。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对众多的科研成果进行规范,设置必要的技术门槛,可把冒牌货或科技含量低的成果挡在门外,防止“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现象发生,引导科技创新健康发展。标准化是科技创新成果对接产业化的桥梁和手段。但许多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忽视了标准化的研究,到科研成果成熟时,规范产业化的标准没跟上,这就必然影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同时标准对科技创新发挥着技术门槛和知识产权载体的作用。
通过制定超前标准,引导和倒逼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现代标准化已形成一整套科学方法,主要有综合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所谓超前标准化,就是在标准化对象尚未发生时便先把标准制定好,因而也称为前卫型标准化,它是现代标准化的一种先进方法和特殊形式。其方法是根据科学预测,按标准化对象发展规律和趋势,规定出未来的要求和指标,或可根据现实的条件,规定出不同时期的指标和要求。通过标准先行,对标准化对象起引导和促进、倒逼作用。标准是产品质量评定的依据,是国内外公认的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先进标准体系可有效促进产业集群提升质量水平。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创造出体现新的先进生产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新业态,并使其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这里包含的核心元素就是质量。而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必须有先进标准作为依据,没有先进标准便没有高质量。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在今年3月27日发布《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2902项,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样品225项。截至2023年底,国家标准共44499项,国家标准样品共4164项。采用全球统一标识标准的商品新增1964万种,同比增长19.2%,累计覆盖消费品总量1.9亿多种。
在行业标准方面,2023年,备案行业标准4141项。截至2023年底,共批准设立75类行业标准,备案行业标准共80828项;在地方标准方面,2023年,备案地方标准10751项。截至2023年底,备案地方标准共69709项;在团体标准方面,2023年,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布23162项团体标准。截至2023年底,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累计公布74240项团体标准。在企业标准方面,2023年,企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标准546160项,涵盖产品932124种。截至2023年底,共有47万家企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标准316万项,涵盖产品527万种。
在标准实施方面。2023年,首次开展国家标准实施数据统计调查,通过对标准查阅量、下载量、销售量、引用量、企业实施量和检测应用量6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我国“强实施”国家标准共有5784项,占总量的13.1%;“中实施”国家标准共有35583项,占总量的80.6%;“弱实施”国家标准共有2772项,占总量的6.3%。“强实施”标准和“中实施”标准属有效实施标准,国家标准的有效实施率达93.7%。
市场监管总局6月份发布《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的公告。公告是依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统筹考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战略中的重点领域、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情况、消费者关注度以及标准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效果提出的,按照产业类别包括: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按照领域包括:乳粉制造、中药材种植、汽车制造、餐饮等57个产业146个领域。
近日温州龙湾区在标准化建设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由浙江捷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当地多家知名企业及行业协会、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共同起草的《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触摸开关》团体标准通过中国标准化协会的评审并发布,发布首个“领跑者”团体标准。在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方面,截至2022年底,共有1679家企业的2856项企业标准成为“领跑者”,树立了行业质量标杆,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标准是什么?大道至简的经验总结。标准化是什么?把优秀变成习惯的过程。标准化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标准化就是把少数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理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多数人享受到好处。马云说标准和创新是太极的两面。创新一开始一定是不标准的;标准一定是把创新的成果加以推广。标准和创新,是此消彼长,生生不息。如果创新是立足未来,那么标准就是总结过去,"标准化"其实是一件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工作。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了"聪明的标准"。因为数据时代,标准可能不再是人类通过经验模糊的总结,而是机器深度学习之后的数据分析得来。这样的标准一定会更聪明。人类就是通过不断的标准化把历史与未来相联系,推动社会进步。
其实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比如人类的情绪,就是大脑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把无数的实际经验固化(标准化)的过程——《思考,快与慢》里面的快过程。标准化用一句话总结:企业永续经营、产业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健康、民生不断改善,都迫切需要用足用好标准化,把一切优秀的固化下来,坚持下去,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这就是标准化的真正魅力,其作用之强大,路径之清晰,无与伦比。当然,标准化提供的是一种方法,它能把一切关键发展要素整合起来,为企业基业长青服务。
那么老板们为什么去挑战有没有标准?在一般状况下,出了问题,无怪乎3个原因,一个是还没有标准,一个就是没按标准做,第三个是标准还不够好。老板思维,没有标准可以做,有标准了就不能做。有标准了就不能发挥我们老板的能力了,因为老板们压根了就没有搞明白标准是怎么一回事。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被日本人称为 “生产管理的教父大野耐一说:标准化是改善的基础,没有标准,不可能有改善。人们节约的大量的资源去从事更高级的工作,并且由于标准化,人们有了共同的“标准化语言”来进行交流,这更促进了创新。
企业之间的质量和技术竞争,背后实际上是企业标准的竞争。企业标准反映了企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实践证明,标准化是企业挖潜、改造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企业为了满足市场竞争需要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只有追求和采用更高的标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企业贯彻实施新标准的过程,也是应用和推广新技术的过程。
由中国生产力学会制定的《中小企业创新旗舰小巨人评价指南》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该团体标准着重强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要求旗舰小巨人企业必须具备“四化+三优+二产业+一领先”。“四化”即数字化、低碳化、国际化、自主化(自主自强的科技创新);“三优”即优秀的风险控制、优秀的社会服务、优秀的业绩成长;“二产业”即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一领先”即在细分行业内是领先的企业。“
具体到可以量化的指标就是具备自主创新、持续成长、行业引领、强链补链、社会责任、风险控制6个方面的主要指标特征。将“自主创新”置于一级指标之首,并给予最大权重;“持续成长”是旗舰企业创新发展的充要条件,重要性仅次于自主创新,排在第二位;“行业引领”凸显了旗舰企业在所属细分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强链补链”是旗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定位和方向;“社会责任、风险控制”既是对旗舰类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的显著特征。首次提出了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定量评价指标。
科技创新必须强化标准化服务,助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打造科技创新与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深度结合。加强技术标准人才培养和专家队伍建设,建设标准化创新发展智库和标准化专家库,加强科技专家库和标准化专家库信息的交换共享。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试行“首席标准官”制度,培养“专业化+标准化”的复合型人才,强化技术标准研制和科技创新同步的工作理念,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标准成果转化效率。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启动“标准进校园”活动,面向在校学生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实施标准化人才战略性培养。工信部组织开展“三赋”(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全国行活动将推动中小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标准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准化就是把少数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合理经验分享出来,让多数人享受到好处。标准和创新好比太极的两面,创新一开始一定不是标准,标准一定是把创新的成果加以推广。没有过去的标准,创新就没有基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先进的标准。如果创新是立足未来,标准就是总结过去,标准化就是一件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工作,人类就是通过不断的标准化把历史与未来相联系,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