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受邀请参加了上海首届非遗武术传承联谊大会暨上海精武武医养融合发展研究会武术健身中心2023年年会。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有上海养老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上海武术协会副会长、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副会长、上海健身气功协会副会长等大健康行业相关领导、专家、武术家、非遗武术传承人、企业家、武术爱好者近250人,感受武术独有的浓浓人情味和深深文化底蕴。在观看表演太极拳时还是感慨万千,愿意围绕着太极与静写一篇感想。
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成员当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即社会焦虑症。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社会浮躁心态的产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和消化各种信息,从而产生了一种“赶不上”时代的焦虑感。其次,社会竞争激烈也是造成人心浮躁的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投入激烈的竞争。人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困境,导致心态失衡。
社会焦虑症或“社会焦虑”现象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会促成或加重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这具体表现在:一是会直接催生社会成员程度不同的非理性行为。二是一些社会成员信仰丢失,会加重人们对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不满情绪。三是会程度不同地降低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放慢生活节奏,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宁静和放松,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和消化各种信息。提高人们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注重人的全面素质培养,改变心性。
中国传统养生学理论认为: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神宁静始终是习拳练功之首要。太极拳的功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身防身的技击功夫;一是养生以祛病延年。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养生功效,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贯穿始终的心神宁静。在演练太极拳时要求“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无论是站桩、单练还是套路练习,都要思想集中,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全神贯注于“阴阳虚实开合”之中。就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增加开放的微血管数量,更能供给全身各系统所需要的养份。通过心静体松,精神内敛,身形轻灵,清静柔和的太极拳练习,可以直接调节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机能。日常生活中时时保持平静的心态可以把握身体气血运动的全面平衡,让机体在整体上处于阴阳中和的状态,从而达到健身养心的功效。
太极拳强调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也就是说练拳时要意识为先。想静下来,也必须靠意识引导。中国传统的内家功讲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要达到精神与自然和谐的“静”的境界。入静,首先是心要静下来。心静才能神宁,神宁才能没有杂念,周身内外才可以“合一”。太极拳培养全神贯注。全神贯注是指将全部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意思。我们在对待“静”时,不能孤立“静”的含义,专心思考一个问题叫做静,专心观赏一部电影叫做静,专心吟唱一首诗歌也叫做静。世界上只有一种能够让你改变心性和性格的“运动”那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源于中国古老的武术,它以缓慢而流畅的动作为特点,将身体与内心完美融合。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使得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空灵的韵律感。正是这种独特的韵味,使太极拳成为了一种全身心参与的艺术表达形式。太极拳强调身体的放松与柔韧性,通过舒展肢体,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太极拳还强调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在练习太极拳时,保持内心的宁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集中注意力于呼吸、动作和意念上,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身体的每一寸细微变化,并将这种感受融入到太极拳的动作当中。只有内心平静,才能让动作流畅而富有韵律感。太极拳的韵味更需要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太极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模仿自然界的运动方式,使身体和思维逐渐与大自然相统一。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心静者方可胜出。
太极拳的静有如下形式:安静、平静、宁静、虚静、定静、真静、灵静,最后是清静,这个灵是灵活、灵动、灵性之灵,是静中有动,而且是大动,是“动静如一”,意涵深远,其中可以真正体会太极拳神意气的中和所产生的“以静制动”的功效,所以层次就很不一样了。首先是要制自己的心动,这就是“收心猿,拴意马”。在静字上下功夫极深的曾国藩的体会就是“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所以,心先要安静下来,这是指先排除外界的干扰,所谓“收心离境”是也。张三丰曾经强调:“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他的告诫是,“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心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
太极拳的静包括身静、心静、神静三个层面,一般人在练习太极拳的初期都是人在心不在,念头一个接一个,犹如野马奔腾,学了一段时间后又感到意念不能集中。明代哲学家王明阳说:“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浊水,才蓄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混浊的,须待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慢慢地我们的意念能集中了,动的感觉逐渐就减少了,静的体会就会逐渐增加,心里就平静了,心平气和的状态就产生了。据说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是不丹,老百姓最惬意的不是有多少财产,而是晒太阳。这时心里开始平静,内气开始顺畅,温暖舒适。脑子开始放松,什么也不想,感觉很舒服,惬意。
练太极拳需要宁静,宁静能够养生,能够开悟,能够生慧,能够明道。宁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宁静不是平淡,更不是平庸,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于宁静中触景,得大智慧,大彻大悟,所以练拳必须由宁静做起,宁静就是一种修行。诸葛亮《诫子书》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这蕴含的四种人生境界,懂得平衡心态,懂得留有余地,懂得宽宏大量,舍得舍己为人。
根据研究表明太极拳锻炼中要求“松静自然”,大脑产生一种持久的快乐的“内啡呔”物质,即脑内吗啡,其最有效的物质即β-内啡呔,促进大脑的脑电波开始起伏变化(注:吗啡有镇静安神作用)。从科学测试得知,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在练拳后可以使大脑进入以α波(觉醒波)为主导的同步化有序状态,使α波功率增加几倍,也即大脑活动进入一种高度宁静的觉醒状态。这种大脑的生理状态与受试者的自我感觉的“恬静舒适”、“神志清晰”与“精神集中”、“记忆力有所恢复和增强”是相对应的。太极拳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识的训练。这不仅是形体运动的训练,而且还是一种“神经体操”,能有效地解除人体因高节奏工作所引起的紧张状态。
突破我们内心的屏障,要从三个方面努力。定心,静下心来是第一步。静下心来,不要被一些浮华的东西所迷惑,找到自己最在乎的东西。让心处于一种安定的状态,想明白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古代有一句典故坐怀不乱表达了这个意思。定念,你的人生价值。对于一个目标清晰,内心顽强的人,诱惑对于他们只是一个考验。找到自己的定念就找到了内心真正的自由。王羲之,定念就是写最好的字,那么他一生都在为书法付出自己精力。定力,断舍离。你的生活状态就是内心的折射,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很多人做不到自律,心会被各种事物所牵制,陷入到疲惫当中,都是找不到自己最在意的目标。你的内心决定了对社会的看法,而社会顺应你的内心而改变。
心静是指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在修炼中心静被认为是达到技艺精湛的前提。心静不仅仅意味着冷静,更代表着一种对自己情绪和思想的掌控能力,能够保持冷静,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反应。通过太极修炼达到气和的状态,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呼吸和运动相结合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能够使得身体内的气流动畅通,达到气和的状态。气和有助于延缓衰老,增强生命力,使人保持更加年轻的状态。生力量是指通过心静气和达到的一种力量的爆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达到了一种最佳的状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将心静气和力生的原则运用到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这不仅仅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和集体同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心态就是指心的能量,这种能量在空间上大无边际,在时间上长无起始。
当然也有人把如何通过心静气和来培养情商,这种内心的平静使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和理智地评估情况,从而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而气和则意味着情绪的平衡和稳定,使人们能够在情绪波动时快速恢复到平静状态,保持情绪的稳定。太极拳中的经历对于培养人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压力调节能力至关重要。心静气和的原则还有助于培养同理心和社交智慧。太极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大家进行互动,需要学会如何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绪,如何在竞技中察觉对手的意图。
我们说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人生需要心平气和,是洗心涤虑,是冷静,是理智,是收敛,是安逸,是四平八稳,是人内心的静,绝非静止不动的静。正所谓“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庄子用“凝神”、“气心斋”、“坐忘”、“恬淡”、“寂寞”等概念阐释“静”,蕴含了清静无为,恬淡祥和、无欲无求、物我两忘的理想人格。“静”是一种无欲的心态,太极拳中的“静”源于道家,道家“无为而无不为”虚明宁静的心态能使我们领会淡泊致远的生活境界。无为并非无作为,而是通过修炼、领会,使自身随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处世状态,克服烦杂欲念,这样人的思想就不容易浮躁紊乱,更能看清楚事物变化的规律,而后便可以“无所不为”。通过练习,由外而内加强心智的强悍,再由内而外洞悉处世的道理。“静”更是一种恬淡、宽容、致远的生活态度,宁静才能致远。
我们说“心”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人起的欲望之心也叫“欲念”,是为‘静’之大忌。凡在道之人,必先修心静之法。但于心静,必得定心。心定则神安。一个人真正没有得失心时,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解脱、自在、清静。练太极拳的心境是“心法”,心法本身也是一种住处,就是心境。就是安住于面对一切事物时都能空掉自我的感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心无旁骛,自在人生。俗语说:“动则生风”。在佛家修行中常提到“八风吹不动”,可见“八风吹不动”是一种心不随身而动的修为境界,然而要将这种境界修到实处,要做到八风不动,宠辱不惊,实在是十分艰难的事。宁静达观,笑看风云,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放下浮躁,最后才能“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学习了太极拳,才能懂得“心境平和,万念放下”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