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都会写一篇文章,表示自己的心情。清明时节万物新,插柳踏青放纸鸢。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是仲春、季春相交的时候,天地间万物生长,一片清朗洁净。下面表述一下自己的情绪。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西汉末年学者刘向的《说苑》,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依据根本就能生发,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义便可圆满。原文是:“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洞察本质,洞悉规律的人,更能事半功倍,举重若轻。
直接源头,来自《论语·学而》中孔子的高足有若的一句名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一个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就不大可能冒犯长辈;不冒犯长辈,就不大可能违法乱纪。君子为人做事,注重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才能产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是仁道的根本。在家庭里,孝悌是根本。在治国中,仁爱是根本。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俗语讲“百善孝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基于这样的胸怀。
这种遇到复杂问题强调把握规律、抓住根本的思路,饱含真知灼见。中国哲学历史长河中,“道”是始终不变的概念,既贯穿于诸子百家之中,又浸润于四书五经之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既是天地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依据,又是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规律、规则,亦是最大的理想价值和目标。把握住道,就把握住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倘若人人效法大道,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守道尊德,体仁行义,便可由此构建理想社会。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出自战国思想家荀况所著《荀子》的《天论》篇。意思是天下万物,各自得到各自的和气而生成,各自得到各自的滋养以成长。荀子学说的核心主要有三点:“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由这些主张也可以看出其与孟子学说的巨大的差别。除了自己的学说外,他还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是战国时期一个集大成式的伟大思想家。其代表作《荀子》,儒家认为“天”是有意志、有精神的宇宙万物的主宰者,这就是所谓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荀子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天命论”,在对它进行尖锐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的宇宙观,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这出汉代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不同规律和具体特性,百事都有其出现、存在的各种具体根据,却都知道应该保住自己的根本、本源。根是树木生长、茂盛的来源,《淮南子》说“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树木之根,有坚固不动之意,也有不断生长之意,由此引申为事物的本源、根基。
守护民族和家文化之根脉,饱含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延续民族和家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拥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比强大的奋进力量。
道者,万物之源。德者,万事之本。有道有德,立身之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决于地,地取决于天,天取决于道,道取决于自然。我们可以尽情地利用大自然的馈赠,用我们人类的一切聪明才智去创造一些东西,去创造财富。但是。“一定要顺道而行,不能逆道而行。”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否则就会自取灭亡。
德者,万世之本。道生万物,而德是畜养万物,修养身心最醇美的甘露。法国有一句谚语:“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新的主人。”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如果这辈子不想以一颗行尸走肉的状态立于世上,就必须时刻与“德”为伴,让“德”滋养自己的一生。以“德”养生很简单,通俗讲,就是一辈子做个好人,一辈子与人为善,这句话说是很容易,可要真正的实践它并不容易。“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看是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很深的人生哲理。
以仁心待万物
“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与顺应自然。核心理念是仁人之本,而仁人之本的关键又体现在为天下万物留下生机,如儒家先圣孔子做四言诗《槃操》:“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凤不翔留。惨予心悲,还原息陬。”又有《周易·系辞下》把“生”看作“天”之“大德”,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孟子·梁惠王上》强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乃仁术也”,而孟子所强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既是性善论的体现,又显现了生态认知的道德基础。基于此,对于万物的生长便要做到如《礼记·中庸》所载:“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化育生命的关键就是“尽其性”,让天地万物的生长符合自然规律,才是于天地为功的业绩。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这是孟子关于“大丈夫”的一段论述,说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不仅要具备“仁”、“礼”、“义”这些品质,并且要光明磊落。这也是如今树立大国形象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时,所谓“纵横家”信徒景春认为,当时所谓公孙衍和张仪等纵横家便是大丈夫,他们只要发怒,天下就动荡;他们只要平静,天下就安宁。孟子回答说,这些人怎么能算大丈夫呢?真正的大丈夫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于苦难之上开出花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个人只有在忧患危难之际,才能展示出最真实的品质和情感操守。苏轼就是最好的典范。在受尽人生苦难后,九死一生的苏轼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的潇洒,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博大,是“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的超旷。而苏轼在苦难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飞扬、洒脱与超旷,是深受庄子影响的。《庄子》其中一篇文章,叫《庖丁解牛》,便谈到养生。我们在一些苦难的境遇中该怎样安稳度过,这篇文章里有很好的启发。苏轼从幼年读书开始,便将儒家用世的志意和庄子超旷的修养融汇而成为自己的品格。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曾谈到过两种品质。一个人平生的追求,可能是向外的生发,亦或是向内的求索。其实这二者本就应该合一。向外的追求是深受外界变化所影响的,一旦经历忧患,可能面临着毁灭性的打击。可是苏轼呢,安于被贬之地,适于现实之境。《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并不应该就此绝望或者放弃,而是学会顺应自然、接受现实,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是四书之一,讲一个人如何通过心性修炼,从平庸走向高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阐明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那就是万物竞相生长,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各有各的规律,相互不冲突,所以由此形成了我们以和而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差异性,尊重多样性,通过兼收并蓄来弥合彼此之间的不同,那就是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寻求共识,以相互尊重的方式来化解冲突。面向未来,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中国也必将同其他国家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收获发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