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绿色转型
2024-11-18 22:07:22

微信图片_20241117230036.jpg

20241115日下午在2024绿色产业金融暨中创会可持续发展筹备会上自己做了《ESG的实践与应用》主题交流,感受到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绿色生活。绿色转型不仅仅是一场环境保护的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绿色转型支持者认为,快速工业化固然带来了经济腾飞,但也给环境留下了大量问题。绿色转型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帮助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绿色转型怀疑者则担心过快的转型可能对当前经济结构和就业状况造成冲击,带来短期内难以消化的阵痛。但一点是肯定的,绿色转型无疑点燃了人们对未来绿色生活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41117230653.jpg

绿色转型即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等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过程。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了巨大威胁,绿色转型是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有助于推动经济从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的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谁在绿色技术、绿色产业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20209月,中国领导人向国际社会郑重宣示双碳目标,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

微信图片_20241007185329.jpg

新质生产力是指基于现代科技革命,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是驱动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绿色转型的本质是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而新质生产力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为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所倡导的创新理念,激发了企业和社会各界对绿色发展的热情,推动了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绿色转型的融合,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10225338.jpg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绿色发展持续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增添新色彩。集中攻克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标志,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保障。有利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更好保障建设美丽中国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智慧。既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又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全新选择,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41118223849.jpg

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发展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它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绿色生产力体现的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改变过去那种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而绿色生产力正是这一特征的生动体现。它依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和业态的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搜狗截图24年11月10日1948_1.jpg

具体为创新驱动,培育绿色新动能:依托新质生产力中的智能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培育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等。同时,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结构优化,构建绿色产业体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节能设备,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搜狗截图24年11月10日1950_2.jpg

政策引导,营造绿色发展环境: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同时,加强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众参与,形成绿色发展共识: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绿色发展的共识和行动。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搜狗截图24年11月18日2253_1.jpg

今年8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12个方面33条共7600多字),明确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任务要求,为十五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线图、施工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而深化我国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有利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并不是对现有发展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搜狗截图24年11月18日2253_2.jpg

新质生产力具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绿色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力的跃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绿色制造体系的载体支撑。绿色工厂是我国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实施单元;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是我国绿色制造体系的关键链接枢纽;绿色园区是我国绿色制造体系的综合产业布局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各级绿色制造体系均衡化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体系保障;深化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保障;完善绿色信贷、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保障;强化绿色制造体系自愿披露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探索绿色制造领域产学研金介合作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主体支撑。

 图片111.jpg

新质生产力对绿色发展的驱动作用包括经济绿色化和绿色经济化两条路径。经济绿色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经济绿色化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资源枯竭问题,绿色经济提倡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公众健康与福祉,经济绿色化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状况,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经济绿色化则更侧重于在现有经济体系内部实现“绿色”目标。这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而是在现有框架下采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其主要特点包括:企业责任;可持续产品;环境绩效评估;生态设计等在经济绿色化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人力资本累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减轻对包括生态资源在内的其他生产要素的依赖,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环境负荷。

微信图片_20241105185021.jpg

绿色经济化通常指的是将经济活动转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强调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过程强调的是经济体系的整体转型,即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得整个经济结构朝着绿色方向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与改革,推动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企业和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绿色经济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绿色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经济化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微信图片_20240820194617_副本.jpg

绿色转型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共识。绿色经济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此背景下,首次系统部署的绿色转型战略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1. 碳达峰与碳中和时间表。首要目标是明确碳排放达峰年份及最终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线。这不仅是对国际承诺的响应,更是国家自主贡献的体现。通过科学规划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清洁能源替代,确保经济活动的碳足迹逐步减少。2. 绿色产业体系构建。战略规划还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这意味着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社会创造更多绿色就业机会。

797.png

3. 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被视为绿色转型的关键驱动力。目标在于突破低碳技术瓶颈,提升能源效率,促进电动汽车、氢能、碳捕集与封存等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专家强调,科技创新是降低转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4. 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项目,是支撑绿色转型的重要一环。战略规划提出,要扩大绿色信贷、债券市场规模,发展绿色基金,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绿色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需要抓好一是着力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和各种标准;二是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三是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四是注重发挥绿色金融支持作用。真正让绿色发展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微信图片_20241118230431.jpg

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生态环境稳健向好,水体、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文化欣欣向荣。据《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我国注册环保志愿者近320万人,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项目超130万个。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8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我国推进绿色转型的实践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实现绿色转型从人治法治转变,构建运动员裁判员分离的实施机制,健全系统完备的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现代治理体系。市场利导型模式。市场利导型模式实现绿色转型从短效长效转变,节省制度设计成本,激励主体激发活力。社会引导型模式。人人是绿色转型参与者,也是绿色转型监督者。社会引导型模式实现绿色转型从被动主动、从单干协同转变,构建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文明共建格局。

 11111.jpg

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中也存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卡脖子”风险、绿色发展投入与技术转化不足等问题。一些企业仍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困境,这既有对转型成本的考量,也有对政策和制度环境的评估。首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其次拓宽绿色低碳企业融资渠道。再次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最后营造绿色低碳转型良好生态。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最大限度整合发挥各方力量和资源优势,营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绿色低碳转型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机遇所在;既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431.jpg

近年来上海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七章五十七条)并于202411日起施行,以法规政策保障绿色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以法规政策保障绿色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推动能源、产业、生活消费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并研究制订本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部署7大类别15个绿色低碳重大应用场景。其次以低能耗低排放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国率先出台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推动各行业龙头企业成立CN100绿色低碳供应链链主企业联盟、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组织申报并评选出本市首批20个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以及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试点和塑料类可回收物单独回收试点并形成典型案例等。

 421.jpg

最近发改委领导撰写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文章5400多字。再次指出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领导人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深刻把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强化系统观念,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他认为从国际和从国内来看,未来一个时期,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主要经济体均将绿色低碳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抢占绿色低碳产业竞争高地和相关规则标准主导权。全面准确把握工作方向原则,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绿色转型,着力抓好关键环节任务落实,加快完善绿色转型支持政策。健全市场化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加强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构建标准体系,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搜狗截图24年11月18日2354_4.jpg

最近践行ESG理念,首个评价“绿色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团体标准在沪发布,企业都已知道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际大趋势和未来,但还需要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一起向前推进。先行者和后行者携手,成为ESG实践路上的并行者。在全球经济迈向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作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已成为企业顺应全球发展潮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

搜狗截图24年11月18日2351_3.jpg

阅读前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