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领导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历史证明,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再造,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指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技术过程,更是一个文化重塑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环境提供了基本遵循。
常常有人问旅游行业怎么做专精特新?我是文化行业怎么与新质生产力结合来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这需要我们理解什么是文化生产力?即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能力。文化生产力在当代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文化产业的水准反映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为基础,没有原创性的文化成果和大量的知识产权,文化产业不可能发展;同时,如果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就会缺乏动力、缺乏资金,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也会遭到削弱。要像透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发展物质生产一样,要透过不断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在经济和文化紧密联姻的新技术革命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就是物质力量和文化力量双向互动的过程,是生产力和文化力交融共生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是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活力,要将人文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等精神文化力量统一起来,努力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文化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是以文化为资源、以科技为动力、以人才为基础、以金融为支撑、以治理为保障的先进生产力,不仅推动了文化领域从内容创作到消费体验的全方位革新,也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支撑力。
领导人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作为软实力,具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使命,铸魂、化人、兴城、惠民、塑旅的功能,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用“新技术”、注入“新动能”、开辟“新领域”、培育“新人才”、打造“新模式”等方面,文化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支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底蕴和催化剂。具体到文化领域中,新质生产力可以概括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以创新为驱动,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质量和高效能为指引,以文化创作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主要体现为其新质态的跃升、新类型的形成。
从生产要素看,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由新型文化劳动力、新型文化劳动对象、新型文化劳动工具以及新型文化基础设施组成。他们是更高素质的文化劳动者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产业与文化人文教育融合,让那些既懂文化艺术又有人文涵养,既熟稔文化事业产业运作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科技、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发展新质文化生产力的主力军、排头兵。更高技术含量的文化劳动资料。要顺应和引领与互联网技术、数码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融合并进的趋势,构建相对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功能齐备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广范围的文化劳动对象即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对象。
举例文旅融合、数字出版、网络文学、在线影视等新兴业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了文化内容的跨界融合、快速传播和个性化定制,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文旅产业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文旅产业本身很多新业态属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智慧旅游、数字博物馆、元宇宙体验等,同时其发展过程离不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二是文旅产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与所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需要直接或间接植入文旅功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产物,本身也是文化创意,其所有业态功能都是由创意思维触发的。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特征。目前高科技已经成为文化创作的重要工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文化创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加丰富、生动、逼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丰富了艺术的表达内容。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特征。既包括提高文化生产效率,也包括发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这将为文化生产活动提供高质量素材,提高文化创新效率。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极大激发了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文化生产要素活力,而且文化生产质量体现在生产制作环节,它是对文化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如影视作品的清晰度、艺术水准等。最终能够实现具有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精神能量的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在培育新产业,发展新模式,发展新动能,拉动新消费上下功夫。文化赋能是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一种表现,将文化精髓与新质生产力有机融合。文化直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文化的作用,赋能文化产业内容生产模式实现颠覆性变革,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化、价值实现,催生新质文化生产资料和催化更加多元跨界的文化创新活动,激活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通过文化的作用,扩大文化生产资料范围和种类,加速释放文化产业新技术和大数据等要素潜能,促进更多传统文化资源甚至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数字孪生、新材料复刻,实现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文化作用,提升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拓展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维度,形成高价值实现,放大文化产业的价值溢出。
文化间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嵌入文化元素,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力量,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文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以文化聚集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企业家资源等,催化经济的隐性优势变成显性优势,进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文化的嫁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创造新的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服务”,“文化+医疗”等。形成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而让文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内在的动能,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力量。同时文化和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展示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赋能的效应和能量,从而吸引人们对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认同,也为经济繁荣注入全新的文化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文化领域全方位革新的原动力。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劳动技艺、生活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精品力作,搭建了熠熠生辉的文化资源库。“国潮热”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焕发出的蓬勃生命力。西方文化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文化生产走向批量化、标准化、垄断化;而中国文化产业强调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注重文化生产的多元化、体系化、融合化,致力于发挥多元主体的创造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要素及产业跨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根本。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文化资源和内容产品提供了更多可视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大大提高了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传输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经典作品的广泛传播,场景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文化活动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满足感。文化产业的内容形式、生产方式、传播渠道、消费方式,丰富了受众的体验感和消费选择。需要建设数字文化,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数字作为数字时代的战略性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成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数字文化不仅赋能经济发展的速率提升,而且赋能媒介生态革命,更会赋能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新技术,为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且赋能音乐、电影、艺术品、文学作品等文化内容的存储、传播和消费,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收入来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化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石,中国文化产业不仅释放了人才的创造力,还培育了大量的文化创新人才。据统计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作品、读者数量都呈稳健增长态势,其中作者规模达2405万人,作品数量达3620万部。其中,网络文学写作年轻化趋势明显,95后、00后作家逐渐引领网络文学创作新风潮,且多为兼职写作的“斜杠青年”。近年来非遗立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小小粉丝”成为非遗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强大“后备军”。新技术与内容创意相结合的新业态,不仅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也为人数超过3亿的中国Z世代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积蓄的人才资源正汇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从文化视域来看,新质生产力则是包括技术生产、管理、制度、思想和文化等在内的完整系统。其中从广义的角度看,管理、制度、思想和文化等统称之为“文化”。我们需要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外部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作用关系包括:宏观上,文化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中观上,文化对新质生产力结构要素的作用;微观上,劳动者头脑中的文化观念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态势,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巨大提升,已初步形成了引领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新的生产力质态。必须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更大突破、更大发展来破解制约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问题。推动文化产业内容生产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内容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容生产是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化、价值实现进而使其成为文化产品的过程。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推动科技创新与内容生产的全过程深度融合,通过催生新质文化生产资料和催化更加多元跨界的文化创新活动,激活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推动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促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文化市场体系是包括文化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新质生产力突出新型要素的创新性优化组合,新质生产力使得人力、土地、资本与平台、科技、信息等更多要素市场成为有机联动的整体。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关键要素,具有逻辑共契的内在联系。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领导人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文化建设有助于锚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以往单纯物的增长模式,而是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作为最终的价值归依。文化建设有助于优化新质生产力的动力系统。培育生产力中的主体要素,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壮大生产力中的革命性要素。文化建设有助于拓宽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样态。文化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总之通过文化生产力赋能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中国在国际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把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