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以推动“科技”与“养老”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以加快新兴技术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为路径,促进养老科技产品开发和迭代升级,深化场景挖掘和示范应用,优化创新和产业生态,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高水平、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行动方案》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设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依托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加快引进培育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搭建功能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培育创新生态,研发一批智能化、高端化、老年友好的创新产品,推出一批标志性的养老科技应用场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的优质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养老科技产业集群,带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创新产品供给,进一步提升在养老领域的投入力度,组织实施养老科技创新专项。市科委将重点支持可穿戴设备里柔性传感器的体温、血氧、心电感知、行为感知等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软件的研发、应用转化和产品开发,择优资助认证的“银发科技产品”,支持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和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支持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等,推动养老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升级。
三是加强应用示范,加快智慧养老院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机构使用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养老科技产品;建设养老科技产品展示体验基地,促进养老科技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深化康复辅具租赁服务试点,强化保险保障,拓展生物医药人体临床试验和生物医药产品责任保险,促进养老科技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认定一批养老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链接社区、机构和家庭,提供线上线下服务的平台型领军企业;建设高质量孵化器和研发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养老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
开发六类重点领域产品,在生活辅助类产品,提升产品多场景适配性、舒适性和便携性。在健康服务类产品,提升产品动态监测、实时管理、智能预警等功能。在康复辅助类产品,提升人工智能评估、主被动训练、肢体功能重塑等功能。在安全监护类产品,提升跌倒报警、防走失、紧急呼叫等多场景远程监护功能。在照护服务类产品,提升产品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在情感慰藉类产品,提升语音识别、音色模拟、情感回应、智能交互、生活协助等功能。重点发展五大应用场景为在机构养老方面,重点建设智慧养老院和“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重点发展智慧老年助餐、“为老服务一键通”和家庭照护床位,为增进上海老年人的福祉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特别是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在养老服务、文化和旅游、老年用品、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对自主研发、技术领先、市场认可的产品,优先纳入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用好各领域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第三方质量测试平台,开展质量测评、验证、认证工作。强化老年用品创新。实施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完善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适时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引导车辆生产企业研发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
今年5月上海闵行区率先推出《闵行区关于促进养老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从支持养老科技企业集聚,支持养老科技企业创新,支持养老科技产品应用三个方面,建立了支持重大项目引进(对养老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科技产业项目和高质量孵化、研发测试、公共展示等重大平台,经区政府同意,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支持重点企业入驻,支持大赛项目落地,支持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重大科技研究,支持研发产品测试,支持创新产品应用,鼓励专业机构养老能力提升,鼓励制定相关标准(对养老科技企业或机构制定并获批准发布的养老服务、老年用品、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按项目分类给予奖励),支持创新产品出海共计十条意见收到广泛关注。
作为试点单位,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去年10月发布《彭浦新村街道养老服务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助力社区养老事业高质量、高品质发展。重点围绕“15分钟乐龄生活圈”建设目标,通过积极推进落实“升级智慧化平台、打造适老化环境、深化项目化服务、建设标准化食堂、引导社会化参与”等举措,构建起横向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纵向基础保障、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相结合的“三横三纵”社区养老服务新体系。街道新建成的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集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展示、运用于一体,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中心通过不断丰富“标签设置”,逐步完成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再到“服务找人”的功能转变,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服务中心还将智慧养老顾问接待窗口延伸到居民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数字顾问”服务。
探索市场化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引进各类企事业单位、养老产业、社会组织等力量,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也是《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启动“五床联动”整合性照护服务试点项目,深入推进医养融合机制,建立街道、养老机构、护理机构、卫生机构“五床联动”的沟通联络机制,探索实现“五床”之间建立服务转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满足老年人健康预防、疾病诊治、长期照护、临终关怀的综合需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食堂标准化试点工作起步于2020年。相较最初的1.0版现在发布的社区食堂服务标准体系2.0涵盖的标准从90项增加到103项。其中,国家标准39项、行业标准9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51项。标准的分类和内容也更加规范和精细化,智慧食堂、公益服务等概念都被纳入其中。继续把提升便利性、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工作标准,探索创新具有街道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和特色服务品牌。让更多的社区老年居民能够“快乐地生活、健康地长寿、优雅地老去”。
作为浦东的试点单位,去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周家渡街道发布《周家渡街道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街道立足“9073”养老格局,构建完善“1+35+X”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进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密织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功能复合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聚力打造适老宜居宜养的社区环境。不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加大养老服务设施投入,实现养老服务点位增能增量。不断深入医养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依托“互联网医院+”,实现医疗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加强科技赋能,构建智慧网络,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支撑作用,围绕社区综合为老服务职能、社区助餐服务、数据平台建设、养老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方面,编制智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从强基础优服务,增效机构养老;广布点提品质,赋能社区养老;精准化显温度,增能居家养老;提效能惠民生,健全服务保障四个方面,特别对深化智慧养老院建设。围绕智慧入住管理、智慧餐饮管理、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生活照护、智慧安全防护、智慧管理运营等六个维度,深化完善智慧服务场景,扩大试点应用范围,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及管理效能的提升。依托智慧养老设施设备以及信息系统,实现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数据采集及辅助应用。提升居家服务规范质效。严格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照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考核标准,加强服务机构和服务流程管理,提高补贴的精准度。推进全过程监督管理,引导长护险定点居家护理服务机构规范服务,切实落实长护险服务提质增效。做了说明。
当然上海虹口区60岁及以上老年户籍人口已占全区总人口的43%,老龄化程度位居上海前列。在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虹口区主要依托市民驿站这一载体,因地制宜地加强为老服务功能配置。上海虹口构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管家式”养老服务,包括嘉兴路街道和平社区在内的3个社区,入选“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虹口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增至5个。虹口区通过“随申办·掌上驿站”及清单公共服务项目数字化赋能,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受欢迎的精品服务。一个以涉老无障碍公益设施建设为基础,由市民驿站、长者照护之家、社区食堂、智慧健康小屋等构建的“10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型。在全市“社区养老顾问点”的基础上,虹口区结合“养老顾问”工作打造“管家式”养老服务,制定“养老顾问管家式服务清单”,对接个性化定制服务。目前虹口区共有养老顾问点237个,培养养老管家474名,其中“金牌养老管家”101名,“银牌养老管家”202名。形成标准化流程体系并加以推广非常必要。
发展养老科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之策。AI融入养老科技创新势在必行。这次《行动方案》上海将聚焦智能传感、信息和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研发一批养老科技创新产品,如具有体温、血氧、心电等实时感知的可穿戴设备、变焦眼镜、骨传导助听器、智能循迹轮椅等助视助听助行产品,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健康促进设备,以及安全监护类、照护服务类和情感慰藉类产品,提升老年人生活安全感、幸福感。指出要进一步加快适老化智能场景落地,促进智能养老科技产品示范应用,加快智慧养老院建设,推进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养老科技产品使用。优化应用推广渠道,支持将自主研制的养老科技产品纳入创新产品目录,拓展将养老科技研发试验和产品纳入保险范围。开展银发科技产品认证,打造养老科技品牌,加强市场培育,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上海将通过建设覆盖全市的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围绕“医、康、养、护”全场景需求,为各区、各街镇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支撑,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协同的专业化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的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是《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的5个专项行动之一。《行动方案》积极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相关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养老和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对近3年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围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提出到2025年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以及4大方面、10项重点任务。对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在标准实施与监督方面,在标准化能力建设方面,在标准国际化方面提出了要求,特别是从支撑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出重点标准制修订项目。
2024年3月出的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国市监标技发〔2024〕30号)的通知也对养老提出了要求。推进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升级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老年助餐、认知障碍照护、婴幼儿照护等托育服务、家政电商标准制修订。建设养老和家政服务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80个,强化养老、家政服务标准实施应用。牵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制修订50项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推动家居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等标准适老化升级,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环境。
智慧养老七大特点需要精准性,便捷性,互动性,安全性,整合性,智能化,稳定性,打造集服务、营销、管理、运营于一体的智慧养老平台,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技术的智慧养老管理系统,超大数据的运算处理,大量用户的同时操作,需要智慧养老系统具备牢固的底层架构和备份数据库等保障稳定运行的能力。多样化智慧养老设备类型,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求。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床垫,智能运动手环,智能家居设备,紧急呼叫设备,智能照护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眼镜等。提供实现一站式幸福享老,健康管理,居家照护,社区服务,紧急援救服务,社交互动,文化娱乐,知识科普等。
自己写了《老有所养,闵行模式,老有所乐,急待推出》《典型的国外4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值得学习》《全球各国养老发展新趋势》《志愿者如何与老人建立良好沟通》《未来智慧社区的构想》《网格化对社区治理有效应用的思考》《打造养老社区标准化,泰康之家申园值得期待》《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与标准化实践》《卓越服务与服务设计》《靠Nextdoor邻居创造价值的社交网络》《立秋养生想起医养结合》《社区治理与标准化建设》等十多篇文章。智能养老,未来已来。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进入以智能穿戴、远程监控等信息设备与技术为依托,面向独自居家或入驻机构的老人传递检测、报警、提醒、信息的养老模式。企业需要研究、开发、制造、推广高中档替代人力的五能陪护(保姆)机器人:即能干家务,能当秘书,能家庭理财,能与老人进行情感交流、心灵安慰,能够处理各类社会关系;伺候病人、照护老人、小病能治、大病导医的家用陪护机器人。作为老人学会与机器聊天,是大家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