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不从众
2024-09-23 21:53:35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35_6.jpg

当今社会中,“从众的心理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逐渐地丢失了自己的主见。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从众心理势力的逐渐扩大,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个人老是不遵从自己内心,不加思考地盲目信从,社会会缺少拥有创意想法的人才。从个人来说,人的思想是麻木不仁的,这会间接导致整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麻木不仁。最终被人工智能所无情代替。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45_13.jpg

从众心理(conform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因此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 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也有人称为羊群效应(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Herd Effect)或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是指所有的羊都会跟随着头羊做出一样的选择。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43_11.jpg

人为什么选择要合群?是因为我们生来怕孤单,合群是一种能力的代表,你能够融进所有的团体,证明你的社交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合群是大家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意愿所努力奋斗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模式。可是,随着合群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人便对此产生了误解,嗤之以鼻。合群,绝不等于从众。合群是大家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可从众就变成了没有自己的思想,随着大众化一起放弃自我,没有自己的思维,随着大众化一起随波逐流。有时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部分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皆是如此,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甘愿去从众,随波逐流,只为彰显自己与大家同样合群,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得到合群中人的认可。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44_12.jpg

人类学家认为,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机制包括谈话分析(Talking Analysis)和社会认知(Socio Cognition)两种方式。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以集体为单元共同行动,共享信息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人作为社会性动物,跟随他人做出一致行为往往心理上最安全的。比如孩子课外补习,最轻松的选择反而是让孩子也去参加补习班,焦虑立刻从家长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从众是进化中人们自我保护的手段之一。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46_14.jpg

我们所面对的最为艰难的任务就是摆脱社会约束,摆脱精神枷锁和他人施加在我们身上的压力。当他人通过压制、专横或不公正的手段打压我们的时候,当家长管制过多以致让我们失去自我的时候,当爱人用爱威胁我们的时候,当老板撒谎也逼着我们撒谎的时候,当我们想追随自己的精神信仰但周围的文化氛围非要阻止我们的时候,当他人的误解、尖酸的语言、侮辱性的评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或其他不合理的期望与直接、非直接行为让我们心情不悦的时候,当他人让我们感觉受到了轻视、藐视的时候等等。记住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从众,才会出众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35_4.jpg

佛曰正觉,说得便是从心的道理。弥一法师本是家境富足之人,他完全有资本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但他却超脱世俗的喧嚣,有别于那些想要跻身于上流社会的人,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隐居山林,终于在静谧中领悟佛道。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本质就在于他敢于从心,不随波逐流过自己的人生。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40_10.jpg

不从众的人,不会随着别人随波逐流,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迷失自己,不会去刻意为了合群而去迎合,这样的人才是有思想的,才是真正有着自己灵魂的人。不惧世俗,不惧流言蜚语,不惧他人眼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他们有着自己对于人生的规划,有着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的人如高僧一般在浮躁的世间留下了心中的一汪清泉,像古树一般厚实稳重且留下一片余荫,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是让人看一眼就感觉相形见绌般的高洁,是独善其身的最好表达。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50_18.jpg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必须在迎合他人、追求舒适感与个人自由等更高追求之间坚持初衷。当一个人变得足够成熟明智的时候,就会有所感悟,我们既能获得个人自由又可以不完全脱离周围的环境,不辜负亲人的期盼;既能够做到独立,又不脱离互助关系,可以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不成为社会的异类。你会发现,人越接近本真,就离世界越近,生命也更加有意义。你会发现,人的个性越自由、真实,生命就更加有活力,就会更加吸引周围的人,更加有魅力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40_9.jpg

自我约束就是由自身的某些负面想法与行为造成的一系列限制,这是内因问题,是疑虑、担心、恐惧等干扰因素造成的精神负担。有时我们自己那些错误的想法和坏习惯剥夺了生命的活力,毁掉幸福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自己。活在当下,活出真我,在这个释放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会找到自信、相信自我,我们会成长,会掌控并实现最高的自我,会在与人交流体验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幸福。我们会觉得更有动力,更加释然。坚持不拘一格的个性,不从众,不随波逐流,听取自己的内心,自由地翻转人生。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35_5.jpg

《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需要深厚,惟有潜心蕴蓄堆积,才气养成深厚的功底。《庄子》进一步说: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需要不辩,真正壮大的人,往往不从众。对此,庄子说:小知不足大知。需要稳定,掌握外物,不如天真烂漫。《庄子》又说:环球誉之而不加劝,环球非之而不加沮。真正壮大的人,内心稳定,自力思索,不会被合流来影响,也不轻易被他人带走节奏。所以,道家说清静,就是修炼本人的心有定力。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50_17.jpg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个重大弱点:一个是我们介意周围的人事物,一个是我们的体面。越介意周围的人事物,越轻易激励我们的情绪化;我们的体面或自负心越敏感,越轻易生气。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自省与成长。有时候,看破是一种智慧;不说破是一种慈悲。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35_7.jpg

有一个高人曾说做人需要稳得住。法国管理学家福克兰说:当你不知道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按兵不动,最好的决策就是不要决策。会变通。林语堂说过一句话:明智地放弃,好过盲目地执着。懂自律。懂得真正的自律,是用未来的愿景,规划好当下的目标,再付出努力,为之坚持。不从众。能释怀。处理事情的能力决定了你的下限,但处理事情的心态决定了你的上限。真正的释怀,是不被情绪左右,不被苦难捆绑,是与生活握手言和。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49_16.jpg

一个理性或智慧的人,当会既关注众人之关注,更关注众人之不关注或不大关注,善于挖掘多数人不关注、甚至认为不必要关注的方面所蕴藏的资源和能量,善于悄悄地将这些众人闲置的资源和能量为自己人生发展所用,在他人不注意之时、在不为他人知晓中开发了人生发展的更多资源,集聚更多有利因素和条件,积淀更多他人所不具备的竞争实力。这才是人生的智慧。心之所念,行之所向;心之所念,福之所往。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34_2.jpg

不从众,方可独步江湖。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合群但不从众。我们知道从众从来不会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但人类需要合群,这样才能更好地稳固集体意识,携手共同走向更好的目标。选择合群,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选择合群,能有更多的朋友能为我们指引道路,在一起处事时,也能够相互依靠和帮助。在集体中锻炼自己,在群体中提升自己,在朋友中巩固自己,与合群的人达到共赢。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36_8.jpg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所言: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其实大多时候,你的焦虑,本质上往往都源于你不够自律。不管树枝树叶多么繁茂,树根只有一个。这就是本质,找到它,然后在本质玩命上下工夫。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坚持重复玩命做。自律就是一种力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拥有逆向思维思考方式,你会发现,自律的那些人是多么可怕。其实在这个纷繁的世间能够独善其身,能够让自己拒绝世俗的洪流,去做回真实的自己,这些人才是真正闪耀的人。

 搜狗截图24年09月23日2134_3.jpg

乱事不乱心,保持内心宁静。聪明的人懂得内心的宁静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尽管周围的世界充满着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他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当生活中出现乱事与挫折时,他们不会因此而烦扰不安,而是以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懂得,心乱于事,不如心静于事,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在动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内心的宁静来自于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聪明的人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他们乐观面对生活,从不被暂时的困境所击倒。同时,他们也懂得放下内心的执念和负面情绪,学会释放自己,让心灵得到解脱和净化。

阅读前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