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业者“始发站”说起
2023-12-12 21:35:09

微信图片_20231002201943.jpg

11月底2023上海国际创客大赛落幕,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介绍,2023上海国际创客大赛在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近500个海内外优秀项目成功报名参赛,17家大企业、头部投资机构成为合作伙伴。项目来源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个城市,并首次设立海外赛区、北京赛区、进博会专题赛,形成全球优秀创客团队汇聚的“项目库”。在上海找到全球科创孵化的最佳“始发站”。12月上旬,由浦东投控集团主办的“2023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上,业内大咖多维度探讨创新人才战略前沿趋势,探索人才、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新做法,为浦东构筑科技人才队伍蓄水池、打造国际人才发展高地搭建平台,推动浦东人才发展迈向新阶段。

 59.jpg

领导人提出要在 2050 年把中国建设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此意味着未来整个30年中国的发展就是科技创新这一条道路。当下科技投资和科技创业成为热点,这也是以往少见的,因此想在几年前看清这一趋势并不容易。科技创业大潮正浩荡而来,这是科技创业最好的时代,科技创业者们要珍惜这个大时代。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创业人才储备、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科学家创业困难因子曲线逐渐下降,而科技创业浪潮已然兴起,这将在长期持续释放巨大红利。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未来30年是中国的创新红利的时代,人口红利没有了,但是将释放出 8000 万科研人员的脑力生产力,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机遇,也是国家为什么把国家战略调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

 65.jpg

技术创业(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属于全面创业活动的部分集合而称创业者在高层次技术的基础下进行的创业活动。美国Stanford大学Byers2003)的技术创业定义:技术创业是一种事业领导力的形式。技术创业者必须能够识别技术密集型事业机会、为了实现机会必须得能够募集人才和资金、为了控制快速成长局面能够实行实时间决定。技术创业应该基础于革命性技术进步或者进化性技术改善。技术创业目标市场可能会已形成的现有市场、可能会形成完全新的市场。技术创业的主体可能会相对独立的研究人员或者可能会属于现有企业的研发人员。在欧洲常用创新性创业(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它们共同理解技术创业是技术密集型、高成长性、追求经济效用的创业活动。而且它们假定技术创业的来源是大学、研究机构、技术企业,并假定学生、教授、研究人员、技术企业职员是潜在的技术创业主体。有的学者用科学者创业(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强调技术创业的主体(Audretsch et al. 2008)。我们可以叫他们科技创业者,而早年叫下海。

 搜狗截图23年12月09日2141_1.jpg

在美国有一家专做全球知识产权开发和商业化公司叫做“Bastille, LLC”世界领先的技术转移公司,拥有30年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全球转化经验,综合技术、法律、国际事务能力于一身的全才,受到世界各地数十所高等院校所信赖,被美国知识产权权威杂志《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评选为“全球知识产权策略领物”。这家公司的CEO布拉德利拉尚(Bradley R. Larschan)博士与记者一同探讨科学家创业的热门话题,分享欧美进行先进技术转移转化的经验。技术创业者或者称为企业家,通常被视为具有预测未来需求的技能,主动经营并将新产品/新服务推向市场的人。企业家需要接受所涉及的风险,并从成功企业的回报中受益。众所周知,美国因为1980年代出台的《拜杜法案》极大地推动了高科技创新,其核心在于国家把发明权利授予发明人所在的大学或机构,但它们不能够阻碍将这一发明专利转化,由此大大解放了美国高科技创业的束缚。

 31.jpg

爱迪生作为科学者创业,自从创建了通用电气公司以来,GE在公司多元化发展中,逐步成长为出色的跨国公司,业务遍及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拥有员工人数超过 31 万,市值超过 1000 亿美金。美国物理学家 Ray Dolby,他发明了杜比降噪系统,这是一种最初用于减少磁带录音中嘶嘶声的技术。1965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杜比实验室,先后发明了杜比降噪系统、杜比环绕声系统等多项技术,对电影音响和家庭音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970 年代开始直到今天,他的降噪方法几乎用于所有录音设备,这使他的公司非常成功。2005 年,杜比实验室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市值超过77亿美金。

 搜狗截图23年12月08日2245_2.jpg

当今三个最成功的科技创业者,埃隆·马斯克表现为激情与愿景的驱动,以其对未来的激情和宏伟愿景而闻名。他的成功秘诀之一是将个人的激情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马斯克的愿景超越了单一的产品或服务,而是聚焦于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马斯克的冒险精神和对技术创新的极度热情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SpaceX的太空探索计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不断追求目标,甚至不惜冒险失败,他塑造了一种积极向前的创业精神,激励着整个科技行业。杰夫·贝索斯表现为长远眼光和顽强执行,作为亚马逊创始人成功之道在于将公司的目标与长期愿景相统一,同时以顽强的执行力将这一愿景逐步变为现实。持续投资于技术创新和客户体验,最终成为电商巨头。马克·扎克伯格表现为敏锐洞察和不断创新,准确抓住了人们对社交连接的渴望,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天才,更是一个对社会趋势有着敏锐嗅觉的领导者。通过将用户连接起来,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也让Facebook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09.jpg

科学家创业的优势和短板精益创业之父Steve Blank曾培训了500个科学家团队,辅导了261个成型创业项目,但总共只融资了4 900万美元。他总结了导致这个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科学家往往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具备把技术商业化的洞察力与能力。在科研环境里成长的科学家,一部分人的一大特质是追求科研突破,要做前所未有的东西出来,别人没做过才是他们的唯一衡量标尺,至于能不能创造价值、能不能赚钱,这些因素反而考虑得不够深入。其实一些学术界的教授也持有唯技术至上的观点,认为顶级的论文比顶尖的产品或者应用要有价值得多。企业需要不断寻求利润点,需要快速迭代,需要把用户当作上帝,这是企业家该做的事情。

 搜狗截图23年12月08日2026_1.jpg

学术界不断探索科技高峰,不考虑短期利益得失,而更看重长远发展。学术界不需要考虑商业应用,一旦考虑商业应用,就会跨进商业领域,而在商业领域就要做这个领域最需要的事情。科学家除主导关键技术外,还需要补齐商品化、产品化方面的能力,这部分能力的缺失会导致科研成果向商业化转化的比例降低,这一点中国跟美国有很大差距。很多科学家因为太钻研自己的科研,会相对低估了科研之外的能力,然而除科研外,要做好一个产品还需要做行业探索、市场开拓、初期产品和市场化(用户的获取),每一项都是一个新知识点,很多科学家往往不具备这些能力。

 78.jpg

科技创业者如何创业成功?要厘清科学家和创业者之间的角色转换问题,不停地迭代自己,不停地变得更加全面。或需要组建一个综合的团队来补充短板,这时候有一位信任的商业合伙人,或是联合创始人就非常重要。在遇到科研成果与商业现实之间权衡取舍的问题时,相对就更能避坑。技术研发的目标是追求先进性、独特性,但产品是要去满足市场需求,是以好的转化率和商业前景来定义成功。最后在技术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要提前设计好公司的核心转折点。做企业往往需要“以终为始”。就是先去想清楚十年后的大目标,再往回拆解,在很多情况下,面对一个新方向、新变革、新产品的选择,在真正想清楚底层逻辑后,就应该坚决往前推进。往这个目标坚决死磕,最终才能赢得胜利。

 搜狗截图23年12月11日1941_1.jpg

科技创业者特别是年长的要思考体力不兼容,做好科学家就很不容易,需要备课讲课、申报课题、指导科研、学术交流……这些工作想要做好,都是非常耗时间、耗体力的。心态不兼容。企业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碰到生死关头,有退路的教授和无退路的老板,谁更有可能闯关成功呢?思维不兼容。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和老板从事企业经营,思维逻辑是完全不同的:科研是发散的,企业是收敛的;科研要不断创新,企业要产品可靠;科研可以不计成本,企业需要持续盈利;科研是把钱变成纸,企业是把纸变成钱……

 98.jpg

科技创业者有四大坑:1堆砌功能,不聚焦。2追求完美,唯技术。3不会卖货,缺销售。很多优秀程序员的能力在于写代码的逻辑,不在卖货。但像经典苹果的成功,有人写代码,乔布斯做销售和市场设计。小米雷军虽然写代码出身,但现在他也做发布会直播推广,这是小米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4代码好写,人难管。科技创业者还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我应该打造什么?我的创业想法是否正确?我的理想客户是谁?怎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验证想法?如何对待早期的客户交流?如何定位我的MVP?如何整合反馈并快速迭代早期产品?我还没有找到产品的市场/契合所在——我哪里没做对吗?科技创始人主导的销售要怎么做,应该从哪里开始?如何考虑下一步要做什么?的确看清你目前所处的领域。重新审视你的细分市场,试试另一个方向。沉下心来研究战略。

 搜狗截图23年12月10日2055_1.jpg

张颖,经纬中国的创始管理合伙人,拥有近20年创投经验的张颖主导投资的项目数量达到400余个,认为找到值得占有一定股份的商业合伙人、联合创始人是关键。找到有战略高度、能长期作战的、在创业公司证明过自己的HRD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相信专业的力量,相信前置的严谨能避免很多坑。要有心胸和视野系统性设计自己的全面成长。不设限地与不同领域创始人碰撞。需要先知识产权,后论文。转换市场思维,不要自嗨,适当放下心中的骄傲。以创始人为主导去主动学习和了解政策。懂人性,允许灰度的存在。 科学家的世界往往是非黑即白的,总是喜欢坚持真理的。但在公司的实际运营中灰度的存在是必然的,要有妥协和包容。

 21.jpg

作为科技创业者需要思考投资人最看重的是什么?科技创业者如何吸引投资者关注?投资人喜欢怎样的技术创业方向?第一,创始人需结合技术跟商业思维,不光在技术上能做到细分领域里最厉害的,还需了解用户需求,将技术产品包装成商业产品。第二,创始人需具备管理能力,可以建立优秀的团队。投资人投的创始人或者团队需拥有这些能力。什么是值得投资的技术?有人买单的技术,开发者创业的产品是否有市场,是否有人愿意掏钱来支持你,这是决定着你是否要把这个技术产品往下发展的重要原因。尽早找到钱是一个真正的试金石,别人无论怎么鼓励你,真正的鼓励就是掏钱,要么跟你签合同,要么投资你,这是科技创业者要学会的。科技创业者也不能把企业当成实验室。不能简单把科创理解为技术+资本,在这之外还要有情怀、韧性、长期奋斗和管理。

61.jpg

什么样的科学家创业者会受到投资者关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年轻科学家,拥有比较独创而先进的技术,他们富有激情,极其渴望将自己的发明转化,他们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具有极强的执行力、适应性与灵活性。还有一类是资深科学家,具备企业家精神。他们有远见、愿景清晰,对科学的认识兼具深度与广度,并且有鼓动性与号召力、组织力,善于沟通协调。

 13.jpg

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认为科技主导成为新创业时代主题,早期投资要有“半公益”理念。创业者要做好“三个驱动”。1.创业者要更加科技驱动,敢于啃硬骨头,做难而正确的事。2.创业者要更加绿色驱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结构性机遇下主动寻找原创性、引领性的创业机会。3.创业者要更加责任驱动,既要做企业家,更要做企业公民。“半公益”的理念是说,我们希望能真正支持具有原创和颠覆性技术的企业长线发展,而不被眼前的噪音干扰;也希望能推动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创业者潜心突破,而不被短期的浮躁左右。带着公益心去投资早期企业,当创业者只有一个idea的时候,陪创始人一起dream big,相信他们的vision,从零甚至“-1”阶段陪伴他们成长,这条路不仅行得通,而且走得远。

 12.jpg

去年622日由教育部、工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千校万企行动指导计划,反映出鼓励高校及医院科研成果与企业进行合作,根据情况可以支持创业。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发力。三部门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着力调动高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积极性,增强产学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的双重优势。千校万企行动在着力支持推动校企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的同时,注重发挥高校人才聚集的优势,采取专门举措组织高校科研人员、优秀博士生等,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企业难题。更加注重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千校万企行动综合考虑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不同层次需求,组织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博士生等不同类型创新人才,通过联合攻关、技术服务等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创新资源精准对接。

 微信图片_20231203204122.jpg

创业,本就是一个从莽撞科学的过程。创业将从粗放和低质量走向科学和高质量。所谓科学创业,就是将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和公式化,用逻辑+实证的方法论揭示在创业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具体到课程上,就是体系性、实战性、工具性。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近2/3企业的董事长为硕士、博士学历。一级市场上也正在涌现一批高知、高学历的创业者,他们当中许多来自海内外各大知名高校,在硬科技创业浪潮中,有的下海创业,有的以参谋的身份支持创业企业发展。他们是实践者也是成功者。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创业领域才能成为未来方向,创业企业才能欣欣向荣。作为科技创业者和投资人一定要意识到,这是时代赋予科技创业的宏大机会。大家要把心态放平稳,脚踏实地,共同努力,才能在未来二十年享受到科技浪潮的巨大红利。

阅读前一篇

致敬我知道的中国的追光者们